青原区:党建引领聚合力 链式改革谱新篇 ——绘就小型水库“建管养营”改革发展新画卷
? 近年来,青原区水利局坚持党建引领,以“党建”模式为抓手,聚焦小型水库“建管养营”全链条改革,推动水利工程从“重建轻管”向“建管并重、两山转化”转变,探索出一条“党建引领、政府主导、市场参与、群众受益”的小型水库高质量发展新路径,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“水动能”。
党建领航,筑牢“建管养营”改革根基
青原区水利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将党建工作与小型水库“建管养营”改革深度融合,成立“水库改革党员先锋队”,统筹推进改革工作。通过“党建项目”模式,把党旗插在水库“建管养营”一线,确保改革高质量推进。在水库收储环节,推行“党员包保责任制”,由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各乡镇、村组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工作,明晰收益分配、职责权益等事项,按照“一库一策、一库一管、一库一养、一库一营”的方式,由国企两山集团子公司水原公司与原水库业主签订收储协议,进行集中经营管理。目前已收储28座小型水库,涉及水域面积2623.64亩。
机制创新,激活“以水养水”内生动力
创新管理模式,探索“党建 市场化运营”机制,引入国企两山集团子公司水原公司参与水库管护、经营,形成“政府监管 企业运营 群众监督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。践行构建“人工智能”的“四员合一、三大红利、五张名片”机制,通过专人对水库进行日常巡查和维护保养,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。同时,发展生态养殖、休闲垂钓、农业灌溉等“水经济”,实现“以库养库”。建立利益分成机制,水库经营收益产生的20%经济收用于村级公益事业,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。
科技赋能,打造智慧水利新标杆
依托智慧水利平台,利用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传感器等信息技术,实时采集水库水位、水质、坝体应力等数据,促进人机协同、优势互补、信息共享。通过数字赋能,在现有人工管护水库基础上传输数据,为落实水库“四预”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支撑,为恶劣天气期间开展部门防汛联动提供技术支持。推行水库巡查打卡轨迹化、事件上报工单化、维修养护派单化、调度管理平台化、巡库维养考核数据化、水库资料档案电子化等“六化”工作,实现业务流程压缩约30%,管理决策响应速度提升近2倍,初步构建起权责明晰、响应迅速、监管科学的现代化水库管理矩阵。党员带头学习新技术,组建“数字巡库员”队伍,确保问题早发现、早处置。
生态惠民,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
在党建引领下,通过“水库”模式创新打造水上活动及生态垂钓等特色相关项目,使原本功能单一的小型水库变身网红打卡地,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水上生态文旅新业态,推动生态水产养殖与农业、旅游业等深度融合,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和价值增值。如今,一座座“功能完善、权属明确、管理科学、运行安全、经营高效”的水库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名片,实现了“绿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银山”的价值转化。
党建引领为青原区小型水库“建管养营”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在党的旗帜引领下,青原区小型水库“建管养营”改革必将在新时代续写辉煌篇章,为青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