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探篮球比分,竞彩足球比分

图片

渠水长流 初心永驻 ——永丰巡渠员黄小兵的40年坚守

  “这几天连续下雨,我每天出门巡渠三四次,发现有树枝、杂草堵塞管渠就要及时清理,否则会给灌区的水稻生长带来不利影响。一天下来,要行走四五十公里。”打开黄小兵的微信步数,每天都是遥遥领先。

  黄小兵今年60岁,在永丰县灌区服务中心返步桥水库站巡渠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,已默默耕耘了40个春秋。40年的风雨兼程,他用双脚一寸一寸地丈量着水渠,用双手悉心守护着万亩良田,在平凡中书写着令人动容的坚守。

  初心如磐,守护灌区命脉

  1985年,20岁的黄小兵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建设家乡的热忱,成为了一名灌区巡渠员。那时的他,或许并未料到这份工作将贯穿他的大半生,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业。

  灌区的水渠,宛如大地的血脉,承载着下游人民的生活用水、农作物灌溉以及人畜用水安全的重任。黄小兵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,每天天刚蒙蒙亮,他便踏上巡渠之路。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,他的脚步从未停歇。

  返步桥水库是一座跨流域属省防办调度的中型水库,返步桥灌区是一条蜿蜒崎岖的傍山渠道,由总干渠、北干渠和南干渠组成,从渠首至渠尾有50多公里,控灌石马、陶塘、藤田、瑶田等4个乡镇、18个自然村的3.2万亩农田。

  每当抗旱灌田季节,黄小兵总是起早摸黑穿梭在泥泞的渠道线上,巡查渠道安全、清理堵塞的垃圾,把水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下游,方便群众灌溉农田,让群众早日栽上二晚水稻,不能耽误播种季节。

  1995年的夏天,当地遭遇了罕见的大旱。连续数月的高温无雨,使得灌区的水位急剧下降,下游的农作物面临着绝收的危险。黄小兵心急如焚,那段时间,他几乎日夜守在水渠边。白天,他顶着酷热,沿着水渠仔细检查每一处可能出现渗漏的地方;晚上,他就睡在简易的窝棚里,以便随时应对突发情况。

  2012年春季的一天深夜,狂风大作,暴雨倾盆。黄小兵从睡梦中惊醒,凭借着多年的经验,他预感水渠可能出问题了。他迅速披上雨衣,拿起手电筒,冲进雨中。在风雨中,他艰难地前行,一处一处地检查水渠。终于,在一处弯道处,他发现了一处决口。汹涌的水流正不断地从决口处涌出,如果不及时堵住,后果不堪设想。黄小兵顾不上个人安危,他一边大声呼喊,向附近的村民求助,一边毫不犹豫地跳进水中,试图用身体阻挡水流。冰冷的河水瞬间浸透了他的全身,但他咬紧牙关,坚守在决口处。直到村民们赶来,大家齐心协力,用沙袋堵住了决口。那一刻,黄小兵疲惫地瘫倒在地上,但他的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  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。在漫长的40年里,黄小兵无数次化解了水渠的危机,守护着灌区下游人民的安全和用水需求。他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,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对灌区人民的责任。

  家人理解,背后力量温暖

  起初,黄小兵的家人和亲友并不理解他的工作。在他们看来,巡渠员这份工作又苦又累,收入也不高,而且还需要常年在外奔波,顾不上家庭。

  黄小兵的妻子王四秀,曾一度对他的工作充满了抱怨。有一年孩子生病,高烧不退,而黄小兵却因为正在水渠上处理紧急事务,无法及时赶回家。王四秀一个人抱着孩子在医院里跑上跑下,看着病床上虚弱的孩子,她的心里满是委屈和愤怒。等黄小兵忙完工作赶到医院时,王四秀忍不住冲他发火:“你心里到底有没有这个家?孩子都病成这样了,你还在外面忙!”黄小兵看着病床上的孩子和满脸疲惫的妻子,心中满是愧疚。他默默地低下了头,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妻子。

  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几次之后,家人和亲友对黄小兵的工作更加抵触。他们纷纷劝他换一份工作,找一个轻松一点、能照顾家庭的岗位。然而,黄小兵每次都只是默默地听着,从不反驳,但也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决心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家人和亲友逐渐看到了黄小兵工作的重要性。他们看到了因为黄小兵的坚守,灌区的农作物年年丰收,看到了下游人民因为有充足的水源而开心快乐的笑脸。慢慢地,他们开始理解黄小兵,并且给予他支持。

  有一次,黄小兵在巡渠时不小心扭伤了脚,行动不便。妻子王四秀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,还帮他准备好巡渠所需的物品。她对黄小兵说:“以前是我不理解你的工作,现在我知道你做的是好事,你就安心养伤,等好了再去巡渠,家里有我呢。”听到妻子的这番话,黄小兵的眼眶湿润了。他知道,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他继续坚守下去的最大动力。

  如今,黄小兵的家人和亲友都以他为荣。每次他走在田间地头,村民们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,对他的工作赞不绝口。这让家人和亲友更加明白,黄小兵所从事的虽然是一份平凡的工作,但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。

  克服困难,助力乡村振兴

  巡渠员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,黄小兵在这40年里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。

  水渠大多分布在偏远的乡村,环境艰苦。有些地段杂草丛生,蛇虫出没,每次巡渠都像是一次冒险。有一次,黄小兵在巡渠时,突然遭遇了一条毒蛇。他吓得一动不动,心跳急剧加速。但他知道,一旦慌乱,可能会激怒毒蛇,后果不堪设想。他慢慢地蹲下身子,捡起一根树枝,小心翼翼地驱赶着毒蛇。经过一番紧张的对峙,毒蛇终于游走了,黄小兵这才松了一口气。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,稍作休息后,又继续踏上了巡渠之路。

  在黄小兵看来,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水利设施的保障,而他作为一名巡渠员,也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他深知,只有确保水渠的畅通,才能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源,实现农业的丰收。因此,他不仅关注水渠的日常维护,还积极参与到灌区的规划和改造工作中。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巡渠经验,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,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和采纳。

  在黄小兵的努力下,灌区的水利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,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他看到,随着水渠的改造升级,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扩大种植规模,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。曾经贫瘠的土地如今变得生机勃勃,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。这一切,都让黄小兵感到无比欣慰。

  黄小兵看到这一切,心中充满了欣慰。他常说:“乡村振兴离不开我们这些平凡的农技人员,虽然我们的工作很平凡,但我们的心却和这片土地紧紧相连。”

  40年的岁月,在黄小兵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,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而明亮。他用40年的坚守,诠释了什么是责任,什么是奉献。他就像一条默默流淌的水渠,虽然平凡,但却滋润着一方土地,孕育着无限的希望。在他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无数平凡劳动者的身影,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,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,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  他们是时代的脊梁,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。而黄小兵,这位平凡的灌区巡渠员,也将继续在他的岗位上,守护着水渠,守护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。

  编后语:

  40年的晨光暮色里,黄小兵从意气风发的少年郎,走到了两鬓斑白的花甲老人。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只有日复一日的巡查,改变的是容颜,不变的是初心,以及潺潺相伴的一弯渠水。黄小兵用这份平凡的坚守,诠释着“择一事,终一生”的匠心。这份坚持,成了动人的注脚,书写着不平凡的热爱。